为啥孩子偏食挑食 1,零食吃得过多 不同于米饭的单一,零食种类多样,几乎每个孩子都对零食情有独钟但是孩子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全,经常吃零食会使孩子的消化系统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到饱食中枢,使孩子一直有饱腹感,进而吃饭的时候就不想吃 2,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一天三餐不定时每次吃饭时间也不一,扰乱肠胃消化规律,到了饭点也不想吃饭。 3,饭菜的过于单一 要是长期的只做几种菜,会让孩子产生腻味,从而没有食欲。 4,缺少微量元素锌 孩子体内缺锌也会导致孩子偏食挑食锌是我们人体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它会影响孩子的味觉,舌头的灵敏程度如果缺锌的话孩子的味觉下降也会影响食欲判断孩子是否缺锌方法很简单,看孩子的舌头,如果有舌扁平,舌面长小疙瘩,或者有萎缩趋势,家长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是缺锌了 个绝招帮你制服挑食宝宝 绝招1 放轻松1~3岁的宝宝饮食量不是很稳定,父母可以经过多日的观察发现宝宝的日均进食量,如果宝宝这两天不好好吃东西,不要着急,后两天他自己就会多吃补回来。 绝招2 态度坚决而不强迫如果孩子因为饭菜不合胃口而不吃,父母可以把饭菜拿走,让他等下一顿,两餐之间不要给零食,让他明白只有好好吃饭才能填饱肚子在孩子表现好时,要鼓励他,慢慢地,孩子就会逐渐养成好习惯 绝招3 一家人团团坐大家一起吃饭的气氛很有感染力,你吃得津津有味他也会嘴谗,开始的时候餐桌上要有一两样他爱吃的食物,渐渐地,孩子就会接受多种食物了。 绝招4 培养新的口味孩子每天只吃一种他喜爱的食物,会造成营养不良,我们需要培养他新的食物兴趣可以在三餐中选一餐做他最喜欢的食物,而其他的两餐则另选其他食物,一方面,孩子的习惯已经得到满足,在两个都不喜欢的食物中选一个,不会引起他的反感,不论选哪一个,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就是可喜的进步 绝招5 巧妙做个游戏比一比看谁吃得快把小饼咬成一个月牙,看谁盘子里的豆豆少得快,虽然都是用滥的招数,可却很管用,尤其是对付三岁以下的宝宝,他们就吃这一套 孩子挑食怎么办 1,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还应该以身作则,适时的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得到一个充足均衡的营养 2,常讲果蔬故事 让孩子爱上果蔬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经常给他讲果蔬故事,比如蔬菜水果如何生长,有何健康好处等孩子对果蔬越了解,就越可能爱上它一些不爱吃蘑菇的孩子可能不会再从食物中挑出米粒大的蘑菇丁 3,注重果蔬造型 要让孩子爱上果蔬,不仅要使果蔬味道鲜美,还要设法让果蔬看上去更诱人比如,把蔬果摆成卡通形状,将鸡肉与水果穿成项链或爱心等等 4,孩子参与烹饪 大多数孩子对厨房兴趣浓厚,参与感很强在计划和准备做饭时,家长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动手挤果汁,打鸡蛋,尝味道等蔬菜烧好后,或水果洗净切好后,可以让孩子来拼盘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进食兴趣 引起孩子挑食的诱因 零食不离口: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挑食的坏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 父母包办喂食:孩子1岁左右时,父母就应该培养他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但有的孩子四五岁了,大人还坚持喂养,以至影响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是许多孩子的通病,电视中精彩的画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时未吃饱,孩子易靠零食来补充。 未把握饮食时间:孩子刚睡醒,或刚做完游戏,就让孩子吃饭,准备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父母偏食: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偏食的习惯,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在孩子面前常说这不好吃,那也难吃,这就可能影响孩子学大人的样。 烹调不可口:尽管买了许多好东西,但是父母烹饪技术不过关,做得没有滋味或缺乏变化,孩子不爱吃,不感兴趣。 孩子挑食的危害 孩子挑食可能不爱吃蔬菜水果等,长久下去就容易缺乏维生素,像缺乏维生素B就会造成精神亢奋,情绪失控,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情绪不稳,这样长久下去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孤僻,抑郁的性格。 孩子可能只爱吃甜食,甜食摄入过多不但会引起肥胖,也会造成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胰脏就必须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引起烦躁,发怒等情绪,造成孩子容易愤怒。 孩子挑食就会造成各种元素的缺乏,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像缺钙则会造成个子矮小,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缺铁则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变差,缺锌的孩子容易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伊分子的锌硒宝适合宝宝的补锌产品,可以提高身体抵抗抵力,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觉素含锌量增高,恢复味蕾的敏感度,从而增进食欲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 孩子挑食必然是父母造成的所以要想做好孩子不挑食的习惯首先就得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03-17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