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咸、口重,真的会胖!

时间:2022-12-20 13:54:07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2390   

说到健康饮食,减油减盐,很多人都觉得是老生常谈了对减油比较在意的人还稍微多点,至于多吃盐,很多人就没有多在意了有些人会觉得吃盐多就是让人渴,升血压嘛,自己血压正常就没事

爱吃咸、口重,真的会胖!

盐会通过渗透压的作用

快速增加体重

很多在意身材的女生,日常饮食很节制,注意控制三餐热量但是,只要一天聚餐大吃重口食物,第二天就会长两三斤体重,自己也觉得身体变得臃肿不清爽这是因为,盐只要溶入水中,就会超级强烈地吸引水分子

血液里的盐多了,血液渗透压高了,就会把组织中的水吸引到血管里这件事情一方面促进高血压,一方面使组织缺水,皮肤和黏膜失去滋润然后身体感觉到渴,就特别想喝水可是,喝进去的水,并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排出,因为水被盐所绑定,而肾脏的排盐速度又很慢所以,在一两天甚至几天的时间当中,身体里都会积存过量的水,导致轻度的水肿

所以,身体里含盐量上升之后,水分增加会导致增重对于日常吃盐不太多的人来说,头天晚上多吃盐,第二天体重就会明显上升,效果在秤上看得见

当然,吃盐多这种增重,短期而言还是可逆的一天吃多了,只要后面两三天少吃咸食,就能恢复正常

一些只吃蔬菜水果的减肥方法,正是利用了不吃盐这个方法,让你身体里的盐含量下降,于是更多的水分被排出去虽然只有几天工夫,体脂减少不多,但人就显得轻了好几斤

已经远远不仅限于菜肴

流行病学调查中屡次发现,吃得咸和长得胖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而且不仅仅是增加水分那么简单但是原理还不够清楚

2018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就用小鼠实验探索了咸食促肥的机制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高盐会促进醛还原酶—果糖激酶的代谢途径,增加肝脏和下丘脑中的内源性果糖生成,增强食欲,促进肥胖,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如果敲掉内源性果糖合成途径的基因,小鼠吃高盐膳食就不容易胖了

甚至面包,点心,枣糕等焙烤食品中,也都是要加少量的氯化钠或碳酸氢钠的。

高盐高钠的食物

往往特别促进食欲

这些手段都用上,食客才会觉得浓味菜的口味特别过瘾特别是那些本身食材质量不高的餐馆,很可能是用这样的重口味来遮掩原料成本太低,品质低下的问题

但是这样调出来的重口味,本身高热量,糖多盐多味精多,又让你食欲大增,吃起来停不住,如果不会催肥,那反倒奇怪了。

七个方法轻松控盐

那么,在重口催肥的残酷事实面前,我们应当怎么办呢如何与各种咸味美食和谐相处呢

1.除了菜肴,尽量不吃其他咸味食品

把咸味零食先戒掉,或者尽量少吃只有在饭菜很清淡的时候,才偶尔吃含钠多的零食

尽量减少有咸味的主食。

尽量不喝有咸味的汤,用白水,茶,黑咖啡,柠檬水,大麦茶,米汤之类替代。

以上三点都能做到,把有限的盐的额度尽量用在享受菜肴方面,就已经减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盐了。

2.用淡味食物来配浓味食物,总量控制

下馆子,做家宴的时候,用清淡的菜来配浓味的菜比如有一个京酱肉丝已经很咸了,就用一个不咸的大拌菜来配它

想吃咸味的酱料,酱菜,梅干菜,榨菜等,就用原味不加盐的菜来搭配比如家人喜欢吃香菇酱,辣椒酱来佐餐,那么就做一个水油焖青菜叶,完全不放盐,让他们自己来蘸酱料,避免过咸

吃肉的时候,尽量不选择肠类和火腿因为它们的咸度特别高,远比家里的炖肉钠含量多如果一定要吃,用不加盐,不加沙拉酱的生菜来配合

3.用鲜味,香味,酸味来减咸味

如果觉得盐放少了没味道,多加点醋,胡椒粉,花椒粉,辣椒粉,就显得好吃一些营养师反对重口味,并不包括醋和各种香辛料,只包括过多的油盐糖

如果要加鲜味调味品,就先加它们,然后加盐的量减半,或只加三分之一你会发现,因为有了味精鸡精的帮助,少放盐的菜也足够好吃

4.购买食物的时候,仔细看看钠含量数据,选钠比较低的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上,都有钠的含量数据记得1000毫克钠≈2.5克盐,算起来不是很麻烦即便不想算也可以,直接比较一下数据,同类产品哪个钠含量最高,就一定不要选它

5.咸味调料减量

在吃火锅的时候,别用太多蘸料无论吃方便面的时候,拌沙拉的时候,还是拌煲仔饭等的时候,只用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调料

6.过咸之后,用淡味餐给自己放个假

偶尔吃了一顿浓咸的大餐,第二餐乃至第二天,第三天,都要给自己的舌头和肾脏放个假,吃少盐清淡的食物,让它休息一下特别是早餐,可以完全吃没有咸味的食物搭配

不要连续吃重口味的大餐,让身体有及时排除过多钠盐的机会这样就不至于引起脂肪合成增加

7.经常运动,出汗减盐

这条我就不用解释了吧。

只要做到这几条,就可以和重口味食物和谐相处偶尔吃个过瘾的大菜,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健康生活,预防肥胖,也不必像顿顿清水煮白菜那么苦哦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