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让上海按下慢行键的时候,一群人在逆行,在和病毒赛跑。
浦江两岸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万名医护人员,身着白衣,在ICU进行着生死时速,在避难所精心护理患者,在采样点构筑社区堡垒,为使命奉献生命。
重拳出击,战斗在最前线。
伴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名体重3340克的女婴剖宫产后顺利分娩,母女平安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100多名婴儿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出生
公共卫生中心是上海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主要收治老,幼,孕,重等特殊病人107岁老人康复出院,100多个新生婴儿落地...这个地方被称为病毒总是敲门的地方
队伍支援雷神山,最后一批撤离武汉...现在,中心主任范晓红正带领团队在这个前沿阵地攻克严峻的堡垒病情越严重,所有指标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每一个特殊情况,都要有针对性地对待,因人而异范晓红说
重症治疗一点都不能耽误许多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肺部反应并不明显,但感染确实损害了一个系统,凝血系统,肺泡上皮系统这些问题‘影响全身’老年人本身就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平衡状态,一点点负担就会打破平衡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晓麟说
自3月底以来,公共卫生中心几乎每天都在抢救病人由于患者基础疾病复杂多样,不仅需要多团队,多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一人一策一个危重病人需要十几个医生护士重症护士每天工作8小时,分时段给患者注射胰岛素,抗生素,降压药,镇静剂,营养液,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有些人比较敏感,哪怕注射几十分之一毫升以上,血压也会升得很高
我们是保护危重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再累再难都要坚持下去张晓麟说
为了尽一切可能降低病死率,危重治疗必须前移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来自湖南湘雅的重症监护团队和瑞金的团队共同打造阶梯模式,让8张ICU床位最大限度运转,在上海市老年中心ICU病房,护士将工作岗位移至病房走廊,希望早一秒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上海在原有感染,呼吸,重疾专家的基础上,充实了心脑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外科,肿瘤科,中医科,妇产科,儿科等专家,并成立了500多人的综合救治专家组,与定点医院的专家组对接,下沉专家力量,全力开展救治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说
拾起细节,托起生命的方舟
在距离东海大桥不远的上海临港避难所医院,数千名感染者正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对抗病毒这里有13600个床位,是上海规模较大的收容所迄今为止,已有4万多名感染者治愈出院
在上海临港收容所医院总部,临港收容所医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鑫穿着洗手服,脚蹬一双白色胶鞋,正在电脑前工作屏幕上显示着避难所医院不同病房的实时画面手洗衣服+胶鞋方便穿脱防护服这种着装是经常出入方舱医院污染区的医护人员的标配
接到任务,完成改造,接收感染者,只用了8天临港收容所医院马鑫回忆说,他每天都去正在建设的收容所医院,一个一个地查看马桶坑和洗手盆周围,看看水有多通畅,水龙头出了多少水,有没有漏水如果一开始没有做好建设,患者急于马上接收,但后期容易出现‘肠梗阻’或‘消化不良’,不利于医院的高效运转
自4月5日接受首批感染者以来,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最多的时候,一天有6000多人入院我们提出要有‘三热一干净’的目标,就是热饭,热水,热床,干净厕所,保证感染者随时能见到医护人员马鑫说,对于来到陌生环境的患者来说,随时见到医护人员会让他们感到安心
在这个收容所里,发生过无数难忘的故事:江苏上海医疗队队员崔远支援前线,却向父母谎称自己还在南京工作结果他发现父母都被感染了,父亲也住在同一个避难所父女在防空洞里含泪相见,90岁的王曼如老人是第一支抗美援朝医疗队的成员,荣立三等功
从收容所医院出来,你最想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马鑫告诉记者,前两天,他在浏览一则关于临港收容所医院的新闻时,无意中在评论区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马医生,我还在等你给我接骨钉呢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很多老病人还在等自己马鑫说
截至5月5日24时,上海市和区内的收容医院人数已分别降至3.96万人和7.65万人,比高峰时的8.64万人和18.48万人减少了一半以上下一步,上海将根据疫情和新增阳性感染者的实际情况,预留全部可用床位,同时对收容场所进行分类调整
全速运行,所有急诊都要开。
日前,为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恢复各类门诊4日上午门诊量超过5000人次大型公立医院照常运行,是疫情稳定和好转的标志
当天下午2点左右,中山医院门诊楼门口,前来就医的市民络绎不绝在电梯里,记者遇到了徐汇区的韩先生他说,我们是‘控制区’的我们提前一天向居委会申请,在互联网医院预约,今天准时来看病以前还有些担心,但今天都方便了
过去急诊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保持高水平运行,线下危重病人手术不停歇,线上互联网医院有云会诊...在阳性感染者不时突击检查的情况下,医院要做到不必要,不密封的控制并不容易。
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来,中山医院急诊科单日接诊量超过1000人次,较平时增长42.85%,救护车日出诊量增长68.33%。
日前,中山医院上演了一场天衣无缝,高难度的生命保卫战下午4点,贾凡院士和周建教授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在手术室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肝外科,心内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患者姚女士病情稳定,手术顺利五个多小时后,她安全回到了肝外科重症监护室现在她已经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正在康复中
中山医院是中国标志性的大型公立医院,门诊全面恢复,给很多等待已久的人带来了信心疫情期间,中山医院的门诊,急诊,手术等医疗从未间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保障患者救治,是公立医院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中山医院院长贾凡说
浦江的疫情还在继续,白军正在全力以赴——疫情不散,不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03-17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