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扩张的时代,槟榔的关键词传播总是被粗暴地冠上贬义的内容。事实上却很少有人去真正地了解过它。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发展壮大源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是一个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槟榔存在的历史悠久,在每个不同时期,槟榔登上历史舞台的角色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引种栽培槟榔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史籍里,槟榔最开始被人称为“仁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就有“仁频并闾,欃檀木兰”这样的句子。据西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分析,交州和广州地区的人招呼客人,必定先呈上此果,不然主、客之间就会心生嫌隙。这大概就是“槟榔”一词的由来。有考古人员曾经在福建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均发现过古越人随身携带的用于贮放槟榔的长方形或扁圆形的小盒。这证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当地人就有食用槟榔的习惯。
此外,槟榔也有不少的八卦故事,譬如《南史·刘穆之列传》中记载:东晋末年的大臣刘穆之年轻的时候,家里生活比较拮据,他常常跑到妻子江氏的哥哥家里打秋风。估计江家人一开始对他只是颇有微词,但是刘穆之脸皮厚,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脸色。最后江家人不胜其烦,公开用言语对他进行羞辱。有一次江家人开喜宴,江氏千叮咛万嘱咐,规劝刘穆之这次不要去了,但是眨个眼的功夫,刘穆之的身影就出现在江家的饭局上。餐后,江家人给所有的客人奉上槟榔,却故意忽略了刘穆之。刘穆之开口向江氏的哥哥索要槟榔。对方却取笑他道:“槟榔是用来消食的,你都常常饿肚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吃这个东西。”
后来刘穆之加入刘裕战团,跻身成功人士行列,他特意邀请江氏的哥哥参加一场家宴。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家里的厨子将一只金盘子端上了桌,盘子里装着满满的槟榔。
虽说是古人的八卦故事,但也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当时槟榔已然成为了风靡南朝的网红产品。当然,除了作为盘中物之外,槟榔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有云:“槟榔,味辛、温、无毒。主消谷、逐水、除淡、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援引了吴兴章杰的《瘴说》:“岭表之俗,多食槟榔,日至十数。夫瘴疠之作,率因饮食过度,气痞积结,而槟榔最能下气消食去痰,故人狃于近利,而暗于远患也。”
到了近代,作为一种植物果实,高大的槟榔树主要种植在海南、云南、福建和台湾。更是台湾地区的第二大农作物,因此槟榔也被称为“台湾口香糖”。根据清代的一些地方志记载,台湾早在17世纪就开始有目的地种植槟榔树。那个时期“种槟榔必种椰,有椰则槟榔结实必繁”;“台地多瘴,园中多种槟榔,七月渐次成熟,至来年三、四月,则继用琅峤番社槟榔干”。
或许,当我们在谈论槟榔的时候,可以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在张仲景《金匮要略》里记载着槟榔是佛教的供养物,是唐宋贬谪诗词中表达诗人心迹的礼物。可见,在文化喻义上,槟榔的流传并不是单纯作为果实的现实意义,更多地也是历史的印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03-17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