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会胖出脂肪肝?
曾有河南郑州9岁琪琪小朋友,被父母送去奶奶家过暑假,因放纵饮食而体重暴涨,引发脂肪肝。
原来在这暑假期间,琪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任性吃喝,炸鸡、汉堡、饮料、甜点。。。。。。
无论想吃什么,隔辈亲的爷爷奶奶都无条件满足,仅仅一个月时间,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了十几斤,脂肪肝也随之而来!
这绝不是个例!
在许多家长的认知里面,孩子“吃得多=长得胖=发育好”,
于是不断地“投喂”,小胖墩越来越普遍,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
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6岁以下儿童超重 、肥胖率也已经超过10%。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遗传——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70%-80%,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肥胖,孩子长成胖子的几率是40%-50%。
运动量缺乏——由于现今生活条件的优渥,
很多小孩都习惯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
普遍缺乏运动量,这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错误饮食——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饮食都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根源。
在大部分中国父母的饮食观里,粥粉面饭最养人,主食是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过度地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高糖)食物,忽视了其他营养物质的补充,营养不均衡造成的肥胖也就越来越普遍。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小孩的零食种类繁多,垃圾食品五花八门,而且多含有高糖、高热量、高反式脂肪酸。
特别是含糖饮料在儿童生活中的渗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
我国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远远高于成年人。
种种错误的饮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影响生长发育——肥胖会对骨骼、肌肉等带来危害;
影响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青春期发育提前;
影响大脑和智力发育,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增加代谢性慢病风险——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儿童肥胖同样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代谢性慢病。
成年后肥胖、早逝、残疾的几率也会因儿童期肥胖而增高。
影响心理健康——有相关研究调查发现:肥胖儿童患有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比例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包括厌恶、情绪易激、易分心、反应阈值低、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不快乐和不满足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如何预防儿童肥胖?
控制饮食,均衡营养——应对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儿童肥胖问题,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首先要控制饮食,儿童处于长身体阶段,不能盲目节食减肥,关注点更多应该是在如何做到均衡营养。
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远离高糖、高反式脂肪酸等食品饮料。
加强锻炼,吃动平衡——适当增加体育锻炼,限制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改掉好吃懒动的坏习惯,培养一项或者多项体育运动爱好,每天保证运动量,做到吃动平衡,健康生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03-17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
2022-01-10